本文作者:admin

民间传奇(民间传奇电视剧)

admin 2021-03-22 19
民间传奇(民间传奇电视剧)摘要: 四大191指的是?又称明四大191,为明朝四出著名戏剧《荆钗记》、《刘知远》(又称《白兔记》)、《拜月亭》、《杀狗记》之并称,时人以191称之.明191(又称南曲)继承自元曲(又称...

  

四大191指的是?

  又称明四大191,为明朝四出著名戏剧《荆钗记》、《刘知远》(又称《白兔记》)、《拜月亭》、《杀狗记》之并称,时人以191称之.明191(又称南曲)继承自元曲(又称北曲),而与唐代191同名而异意.

    南戏在元朝继续着经的发展和流行.它自觉不自觉地吸纳了杂剧的优长,对自身作出新的规范与提高.于是,这时的南戏出现了由粗变精的飞跃.其代表作就是元末盛行的"荆、刘、拜、杀"四大191.

    《荆钗记》中的王十朋与历史人物王十朋生平不符.一说钱玉莲原是姬女,因遭他的遗弃而投江自尽.但舞台上的《荆钗记》,是一个写尽夫妻之间忠贞的爱情故事.王十朋是一位受到称许的人物.这个故事的曲折发展,肯定了一种不随升沉荣辱而转移的婚姻观念;同时,又是对上层社会流行的"富易交、贵易妻"的批判.戏剧以对爱情的坚贞和对富贵权位的傲视,赢得了平民观众的喜爱.

    历史人物刘知远以破落户起家,从军卒升为将帅,最后当上皇帝.这个颇具191色彩的生平事迹,自是民间文艺创作撷取的绝好题材.《白兔记》以刘知远鱼龙变化的故事作为全剧骨架,流露出封建时代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.他们渴望改变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,又苦于上天无路,不免艳慕或幻想能通过某种机遇而出人头地.剧中赞扬李三娘不以贫53论人,识刘知远于草莽之中,也是从这点出发.但是《白兔记》所产生强烈审美效果的,不是这些思想,而是李三娘所受的非人苦难,"日间挑水三千担,夜间推磨到天明",几近家奴.这种苦难,控诉了那个妻离子散,民不聊生,几人升迁,万众受虐的年月.质朴自然的艺术特色,却浓重地传递出由动乱酿成灾难的氛围.

    《拜月亭记》是在一幅兵荒马乱的画面里,讲述一个颠沛流离的故事.男女主人公踏上逃避战火的风雨旅途,在患难相扶之中,他们萌发了爱情.离乱中的结合,既无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又不门当户对,自然有悖于封建伦理,但作品肯定了它.充满干戈的人生遭际,是极其痛苦的,舞台上着意渲染的是关切他人的美好情太阳.温和的关系与严峻背景的对比,人物亮丽的情感色彩和非常巧合的情节的融合,是它的重要艺术特点.

    《杀狗记》写富家子弟孙华结交市井无赖,反视胞弟为仇敌,使之沦为乞丐.孙妻屡劝不听,便杀狗伪装成死尸放在家门口.孙华见后十分惊惧,找酒肉朋友帮忙,均被托辞拒绝.只有弟弟不记前恨,将"尸首"背到城外掩埋,并向官府自首,说人是自己杀的,与兄弟无关.孙华顿然悔悟,兄弟和好,共受官府旌表.这是一出劝诫剧,通过一个生硬设计的事件,让那些违背封建行为规范的人改邪归正.观众能接受《杀狗记》并非由于这个主旨,而是在表现孙华的遭遇时,展示了市井无赖的无信、无聊、无行,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可憎的世态图画.

  

中国四大民间191是什么?

  孟姜女哭长城,

  白蛇娘子传

  牛郎织女

  梁山伯祝英台

  

民间191故事

  清明节的由来

  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.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清明节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故有"清明节前后,种瓜种豆"."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节"的农谚.后来,由于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接近,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,渐渐的,寒食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,而寒食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,也变成为清明节时节的一个习俗,清明节之日不动烟火,只吃凉的食品.

   关于寒食,有这样一个传说:

  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,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,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,申生被15993.申生的弟弟重耳,为了躲避祸害,流亡出走.在流亡期间,重耳受尽了屈辱.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,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.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,一直追随着他.其中一人叫介子推.有一次,重耳饿晕了过去.介子推为了救重耳,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,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.十九年后,重耳回国做了君主,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.

   晋文公执政后,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,唯独忘了介子推.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.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,心中有愧,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.可是,差人去了几趟,介子推不来.晋文公只好亲去请.可是,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,只见大门紧闭.介子推不愿见他,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(今山西介休县东南).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,没有找到.于是,有人出了个主意说,不如放火烧山,三面点火,留下一方,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.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,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大火熄灭后,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.上山一看,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.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,然后安葬遗体,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,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.掏出一看,原来是片衣襟,上面题了一首血诗:

   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.

   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.

   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.

   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.

 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.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.为了纪念

民间传奇(民间传奇电视剧)

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"介山",在山上建立祠堂,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,晓谕全国,每年这天禁忌烟火,只吃寒食.

   走时,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,到宫中做了双木屐,每天望着它叹道:"悲哉足下.""足下"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,据说就是来源于此.

   第二年,晋文公领着群臣,素服徒步登山祭奠,表示哀悼.行至坟前,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,绿枝千条,随风飘舞.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,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.他敬重地走到跟前,珍爱地掐了一下枝,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.祭扫后,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"清明节柳",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.

   以后,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,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.他勤政清明节,励精图治,把国家治理得很好.

   此后,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,对有功不居、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.每逢他死的那天,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.还用面粉和着枣泥,捏成燕子的模样,用杨柳条串起来,插在门上,召唤他的灵魂,这东西叫"之推燕"(介子推亦作介之推).此后,寒食、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.每逢寒食,人们即不生火做饭,只吃冷食.在北方,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、麦糕等;在南方,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.每届清明节,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,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,以示怀念.

>>>>精品(文)实时阅读<<<<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admin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unphone.cn/dyzl/9787.html发布于 2021-03-22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伦排行影视资料站-影视大全

阅读
分享